移风易俗是破旧俗、树新风的社会改革,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党风政风民风。近年来,东营市把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多措并举,大力遏制当前突出存在的婚丧事宜大操大办、互相攀比、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和祭路祭车等封建迷信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抵制婚丧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的行为,推动移风易俗新风尚,取得了显著成效。
6月8日,东营市召开移风易俗工作现场推进会。
东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贾瑞霭到乡村创建现场参观
做法及成效:
明确“一个目标”。即到2016年底,东营市所有行政村均建立红白理事会,实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机制健全、服务规范,农村群众对移风易俗满意度达到90%以上,结婚登记率达到100%,火化率达到100%,实行节地生态安葬比例达到30%以上。
配强“一支队伍”。即配强一支公道正派、热心服务、崇尚节俭、群众公认的红白理事会人员队伍。红白理事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在摒弃婚丧陋习、倡树文明新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选红白理事会是移风易俗的基础工作,是确保移风易俗成效的关键。相关人员要指导各村把好理事会成员提名关,酝酿好候选人名单,尽量涵盖不同姓氏、家族、村民小组的代表,特别是一些德高望重、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党员、老干部,要尽量吸纳到理事会中来,理事会会长原则上由支部书记担任。要充分利用村内广播、发放明白纸、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成立红白理事会的重要意义和推选程序。要把选举理事会的过程作为受教育的过程,通过公开选举,统一红白理事会成员和村民代表的思想,让他们率先转变思想观念,激发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完善“一套规范”。即对婚丧等事宜的办理流程、标准要求等作出明确规定,并纳入村规民约。每个县区、每个乡镇(街道)、每个村(居)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要结合当地风土人情,针对婚丧办理中的每个环节作出详细规定,县区要出台指导标准,乡镇(街道)要制定操作模板,村(居)要拿出具体规程,办理不能超过几天,宴请什么标准,宴请什么人,不能超过多少桌,烟酒什么档次,婚事车辆有什么要求,丧事是不是实行戴白花、放哀乐、开追悼会、进公墓,等等,诸如此类,能细化尽可能细化,能具体的尽量具体。这一系列规范非常重要,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能否被群众接受和认可,直接关系移风易俗工作的实际成效。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把握三点:一是县区、乡镇(街道)确定的控制红白事的标准和规模,是最高上限,任何村不得突破。二是县区、乡镇(街道)的要求是参考、是模板,各村必须在深入学习领会的基础上,逐条研究修改,每家每户征求意见,形成具有本村特色、更具操作性的规范、章程。特别是要明确违约责任,结合集体分配、低保救济等制定具体详实的奖罚措施,确保奖到位、罚到位,同时要积极拓宽范围,对孩子满月、过生日、当兵、入学、乔迁、定亲等等,都要尽量纳入管理范围。三是章程一旦通过,就必须不折不扣地严格落实,不得随意更改,任何人不得搞特殊,确保严肃性。
实行“一项制度”。即在东营市农村实行移风易俗重大事务公示制。通过对村庄移风易俗事项进行公示,促进村村建立完善红白理事会,推动移风易俗制度化、常态化,切实提高农村群众对移风易俗工作的满意度。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组织在各村醒目位置设置红白理事会公示栏,统一规格、样式,主要公示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公示红白理事会组成成员;二是公示红白理事会章程。尤其要对红白事的办事程序、服务规范、参加人数、车辆使用等具体规定予以公示;三是公示婚丧事务办理情况。每起婚丧事务结束后三天内,村红白理事会负责将办理的情况进行公示,内容主要包括事主姓名、办理流程、宴席标准、花费情况等;四是公示婚丧事务办理流程样本;由各乡镇(街道)负责,筛选推广一批婚丧事务办理流程样本,发挥辐射效应,形成鲜明导向。五是公示考核奖惩情况。按照红白理事会履职情况,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择优进行奖励,组织评选优秀红白理事会;指导各村对红白理事会奖惩、评选表彰情况进行公示,充分调动理事会成员履职尽责的积极性。
倡导“一个理念”。即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的理念。要倡导婚事新办,引导合理适度消费,遏制超出家庭承受能力盲目攀比之风,推行集体婚礼、植树婚礼等新型婚礼,自觉摈弃恶俗陋习。要倡导丧事简办,推行丧葬活动戴黑纱白花、鞠躬默哀、播放哀乐,压缩丧葬时间,简化合并程序,控制丧事规模,坚决杜绝出大丧、办长丧,提倡节俭吊唁祭祀,坚决取缔封建迷信活动。要倡导殡葬改革,倡树厚养薄葬,引导群众选择海葬、树葬等生态节地安葬。民政部等九部委印发了《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要把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与倡导厚养薄葬、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倡导网络祭扫、鲜花祭扫、踏青遥祭、植树缅怀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组织集体公祭、家庭追思等现代祭奠活动,引导群众逐步从注重实地实物祭扫,向精神传承转变。
汀罗镇召开推行移风易俗深化婚葬改革动员大会
日前,在河口区六合街道三义和集市上,该街道工作人员正在向赶集群众发放宣传单页和宣传扇。
广饶县大王镇刘堡村义务新婚贺喜队
东营市通过扎实推进了农村移风易俗工作的良好开展,主要经验启示有以下几方面:
一要全面落实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推进移风易俗作为乡风民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资金、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予以倾斜。各级民政部门是移风易俗工作的主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牵头抓总、指导监督的职责。各级宣传、文明办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广大基层组织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拿出骨干力量,真干真抓真管,确保取得实效。
二要注重常态长效。山东省已将红白理事会建设、移风易俗工作情况纳入文明城市、文明县区、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内容,各级文明办要将移风易俗作为推荐复查各级各类文明单位的重要指标,固化为常态化工作任务。各县区、乡镇(街道)、村(居)也要将移风易俗纳入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的内容。要把移风易俗融入“新农村新生活”培训,把推行移风易俗的过程作为教育群众的过程,全面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加快移风易俗的进程。
三要坚持党员干部带头。群众对党员干部在移风易俗改革中的所作所为非常关注。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文明节俭办丧事,带头生态安葬,带头文明低碳祭扫,带头倡导殡葬改革。要督促各部门、各村(居)履行监管教育责任,加强对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嫁娶活动的约束,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对不良倾向和苗头性问题做到早提醒、早制止、早纠正。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民风家风。
四要加强督查考核。市民政局、市文明办要加大明查暗访的密度和力度,定期委托第三方开展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检验实际工作成效。各县(区)、乡镇(街道)要结合乡村文明建设专项行动,建立专门督查组,重点对丧事简办、婚事新办及重大事项公示制落实情况,逐村开展督导检查。要将督查情况作为各级领导班子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党员干部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形成鲜明的工作导向。(东营市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