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压力大、盈利能力弱、融资困难、营销渠道受限、电商步步紧逼,即使是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习惯掏出手机,选择、下单、支付,进行购物、住宿、出行、就餐甚至缴水电费。面对现实,让越来越多的传统小微企业不得不选择与互联网有效融合。近年来,在“互联网+”战略规划的不断深入推进下,我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加速了与传统商贸行业的融合,催生了新兴业态,创造了新消费模式,培育了新消费需求,成为行业发展新的原动力。
记者走访发现,我省许多小微企业大多有了“触网”经历。
太原市民徐靖在小店区真武路经营面·风味小厨餐厅,她的店铺“触网”比较早,除了去年开通的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外,她现在正与各大美食网站对接,希望在互联网上展示自己的美食,增加销售渠道,“店里主营山西特色面食和各种野味,生意还不错,加上互联网的助力,下一步应该会更好。”徐靖说,她更关注大数据中进销存管理和数据统计这一块,能得出每天、每周、每月的利润,以及菜品销量排行,分析出什么时候该进货,进多少合适,避免压太多资金。
“前两天刚招了一批美工,他们的工作就是美化公司网站,更新公司动态信息,与客户互动。”省城一家茶叶小微企业负责人李经理说,她看重网络营销成本低、覆盖面广的优势,目前公司有三成的销售额是来自网络。
搭上互联网的快车,为农服务也更加便捷、有效。省供销社旗下我省最大涉农服务平台农芯乐商城上线一年来,已累计帮助销售滞销农产品1800万元,帮助农民节省开支380多万元。在扶贫方面,线下电商服务网络已覆盖贫困县27个,帮助贫困区域销售农产品近700万元,增加就业岗位325个。
“电商企业由少到多,逐渐步入黄金期。”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服务业处王晓芳介绍,产业互联网让“个人数据化”变成“企业数据化”,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彻底改变了传统产业商业模式。据对全省111家企业开展的专项调研结果显示,我省小微住宿餐饮企业电子商务发展驶入快车道,发展前景看好。
从调查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时间来看,我省2010年有一家企业开始应用,到2013年发展到18家,仅占全部调查企业的16.2%。2014年开始,电子商务进入快速增长期,2014年全年新增电子商家40家,2015年新增53家,2014年以后使用电子商务的企业占到83.8%。
我省小微企业使用电子商务主要有自建网站、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微信营销三种运作方式。从企业使用情况来看,95.5%的企业依托第三方网络平台,11.7%的企业使用微信,1.8%的企业通过自建网站实现网络营销,其中有9.0%的企业第三方网络平台和微信营销组合使用。
调查数据显示,96%的企业选择美团网,24%的企业选择糯米网,13%的企业选择百度外卖,10%的企业选择携程网,9%的企业选择艺龙网,7%的企业选择去哪儿网,4%的企业选择饿了吗网,2%的企业选择大众点评网,这其中有52%的企业同时使用两种以上平台进行网络营销。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省小微住宿餐饮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营销环节,对其他功能的应用较少。在调查的企业中,有76.6%的企业使用网上预订,74.8%的企业使用网上支付,73.9%的企业使用网上销售,57.7%的企业使用广告宣传,对网上客服、网上询价洽谈、寻找商业信息等方面的使用不足10%,更没有企业进行过网上融资。
基于对电子商务使用效果的认可和对其未来发展趋势的研判,我省87.4%的调查企业对电子商务发展充满信心,认为这是住宿餐饮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其使用方便、快捷,在扩大企业影响、树立品牌效应、提高营业收入方面效果明显。在对企业后续发展规划中,有70.3%的企业表示将进一步扩大电子商务规模。
本报记者 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