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冉倩婷
为了获取更大利润,要鼓励企业“垄断”市场?9月25日,在成都召开的一场创新创业圆桌会议上,一位专家观点引起热议。
这次会议以“蓉汇八方、创赢未来”为主题,是“双创未来”2016成都·深圳青年创客大赛暨四川省第四届青年广告创意设计大赛系列活动之一。来自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等城市以及港台地区的40余位“双创”领域专家和知名企业代表出席,共同为成都深入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建言献策。
“‘双创’是一项系统工程。”成都市社科联主席杨继瑞教授认为,“双创”不仅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也是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原动力,是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一个重要引擎。他提醒:“‘双创’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契合,防止出现‘短命效应’。”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丁一凡研究员也给出了两点建议。一是企业技术创新要有跨界融合的思维,要用技术创新垄断市场。他以相机为例:当德国还在器械上追求“更精密”的时候,日本将电子芯片植入相机,让拍照从“专业”变“傻瓜”,从而夺走了德国在相机市场的“领军”地位。二是企业一定要注重品牌塑造。丁一凡指出,要想在未来经济竞争中赢得胜利,必须要提升自身的产品附加值。其中,塑造品牌是关键之一。“成都的‘双创’氛围很热,这些新的创业公司应该从一开始就要意识到这个问题。而对于传统的制造业企业,打造品牌带来的高附加值也会成为增强‘新供给’的一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