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要注意的四个误区 创业者和企业家都要

来源:博商学院    发布时间:2016-10-12 17:39

中小企业和创业者缺资金,却又难融资。中小企业融资之路,充满坎坷与陷阱,如何顺利到达目的地?博商学院民企并购整合与金融创新实战班以民企需求为出发点设置课程,内容涵盖民企融资创新、民企兼并与收购、新三板实务、企业上市、海外游学五大模块,并成立博商前海资本、并购与资本俱乐部等,定能为你带来帮助,成功完成企业融资!

了解博商学院总裁班:www.bosum.com.cn

刚刚破产清算的江西赛维是一个经典案例,江西赛维在鼎盛时期是江西最大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是中国最年轻的的500强企业,但在2011年后江西赛维出现亏损开始便一路下滑,并在2016年强制进行破产清算。一般来说一家上市公司出现了亏损不至于这么快就到了破产的地步,这是因为江西赛维误入了融资误区,委屈求贷、以贷生贷,在当时业绩下滑库存高涨的情况下,江西赛维为了维持英航的贷款授信,反而继续增加产能,导致库存进一步提高,最终走到了破产的一步。

众多的案例告诉我们,中小企业融资贷款,要谨记四不要:不要委屈求贷,不要盲目借贷,不要以贷生贷,不要过度借贷,这四大误区在融资时一定要注意避开。

中小企业融资要注意的四个误区 创业者和企业家都要

不要委屈求贷

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时亟需资金需求,但由于自身实际情况,而不能达到自身所贷款的期望数额,抱着能贷一点是一点的心态,而被迫接受不能满足自身需求的贷款金额。企业的资金需求不是乞丐讨饭,有一口算一口。不能满足一个周转期或完成一个项目的贷款,对企业来讲,往往只能做成夹生饭。企业要考虑贷款的利率成本,自身能否承受。若超出自身的承受能力,尤其对中小企业来讲,犹如饮鸩止渴。因此,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结合自身实际需要,贷款金额、期限、利率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符,切忌委屈求贷。

不要盲目借贷

在实际生活经济情况中,部分中小企业存在盲目借贷现象。有些企业暂时没有融资需求,看到其他企业都去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融资,也跟风去贷款。有些确实有融资需求,不惜采用多种手段去达到贷款目的。待提供的贷款款项到位后,而不去和银行等金融机构沟通,对贷款资金的使用和处理,存在很大缺陷和不足,缺乏项目可行性和资金规划。贷款是有期限和成本的,如果贷款之后未在贷款期限内达到预期的目标,无法按期归还贷款不但使企业的信誉受损,而且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较大的伤害。盲目性的贷款最终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利,企业贷款一定是要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不要以贷生贷

现实情况中,部分企业贷款并未使用在自身的生产经营和指定用途,私自改变贷款用途而挪作他用,或投入民间借贷,或投入股市。银行贷款的资金用来投资,贷款使用在企业自身相对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风控管理能力相对较弱。一旦出现风险,容易导致企业伤筋动骨。

不要过度借贷

有部分企业,由于实力相对较强或经营相对规范,银行可能会建议多批一些贷款额度给企业,企业也有意放大贷款额度,这时,企业也得充分掂量。若适量超出自己预期贷款额度,可以接受;若额度超出自身能力范围就需谨慎处理。过度借贷很可能为企业带来压力和风险,若发生意外而导致到期不能兑付,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融资成本和经济负担,对企业的信誉形象和生产经营带来伤害。过度借贷也违背借贷本来规避风险,寻找出路的初衷。

(责任编辑:Duty editor-1978)

国是传媒智库、国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566号  |  蜀ICP备17030312号   |  邮箱:zbs@ccobn.cn

本网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版权人所有,本网尽可能注明来源作者等,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

 

创宇信用   诚信标杆  国智智库官方门户平台